水稻“七十二变”不断丰富“中国饭碗” 焦点短讯
稻米作为我国重要口粮,名字没变,品种却一直在变。
从河姆渡文化时期至今,水稻如同会“七十二变”,在不同时期、不同海拔、不同纬度长出了不同的形态;逛大型商超或网上商城,买米不再像“开盲盒”,不同种类、产地、功能的产品可供挑选;小到每家每户的餐桌和饭碗,米饭的味道“几年一换”…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2023中国种子大会期间稻米商品亮相展区。新华社记者陈凯姿 摄
一粒古老的稻种跨越数千年,在育种专家的手中被驯化,塑造出万般模样。
除了大面积上市的品种,在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的会场内外,水稻育种人还提及了许多已经育成、正在逐步推广的“概念水稻”。
三亚市崖州区三更村,稻子正在等待成熟。通过无人机俯瞰,一片色彩斑斓。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李佳乐“科普”:“这是通过人工突变或杂交形成的,有紫、黑、红、粉红、银白等多种颜色。”彩色水稻如今开始在海南、云南等地试种,既是粮食,又是景观。
2022年4月,工作人员在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收集水稻种子。新华社记者张丽芸 摄
随着社会的发展,老百姓越来越注重吃得好、吃得健康。“稳糖米”让糖尿病患者吃米饭时不再顾虑;“保健稻”减少血清胆固醇;“杂草稻”富含抗衰老的青花素……一个个贴上特殊标签的稻米,走进人们视野,未来的稻米或可“私人订制”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还提到,富含铁、锌、氨基酸等特定营养元素的“功能稻米”将走出实验室、摆上货架,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。
2023中国种子大会展出各色稻种。新华社记者陈凯姿 摄
我国人均耕地少,农村老年人口多,“好种”的稻子越来越受欢迎。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团队培育出的“多年生水稻”就是其中之一。该类水稻“多年生,年年生”的特性,让湖南江永县种植大户唐朝钦如此评价:“不买种、不犁田、不栽秧,只需施点肥、管点水,就能像割韭菜一样割水稻。”
近年来,拥有强再生力、耐寒抗病、节水抗旱等“神奇功能”的稻种层出不穷,不少地区还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种出了“海水稻”,农民称赞“好种、好管、好省心”。
2022年7月,农机手在三亚市崖州区(坝头)南繁公共试验基地收割水稻。新华社记者胡智轩 摄
不断涌现的“未来水稻”,正在打开人们饭碗里的“万花筒”。但不少专家也指出,要让“未来水稻”更快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,还有一段长远的路要走。
例如,有些品种缺乏种质资源,进一步扩种受限;有些品种培育成本过高、推广时“入不敷出”;有些品种还不稳定,减产退化现象时有发生;还有些品种同质化严重,缺乏市场竞争力。
解决高产、优质、多抗、功能性等问题,让“未来水稻”成为产业链上的一个“游戏规则改变者”,归根结底要靠育种技术的颠覆性变革和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完善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,我国种业技术创新、产业强链等进展加快。
“科研攻关将进一步丰富粮食品类,提升生活品质,保障粮食安全。”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远柱说。北京金色华农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育种总监张阳军也表示,下一步要继续加强科企合作,抢抓生物育种机遇,加快商业化育种,“把饭碗端稳,还要让饭碗更丰富”。
关键词:
- 水稻“七十二变”不断丰富“中国饭碗” 焦点短讯
- 回顾女孩中1亿大奖,放出狂话“后半生不用工作了!”后来怎样?|环球简讯
- 世界热头条丨华立股份: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股东数量将在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
- 日本央行上财年创纪录购买近136万亿日元国债,以捍卫超低利率政策
- 12万C6成闹剧!东风雪铁龙新增纪念版上市 售价23.68万谁还买账? 当前消息
- 天天新动态:研究发现早晨课越多成绩越差 网友:翘课有理由了
- 天天快播:运营商图标怎么改(运营商图标素材)
- 中建二局三公司江西分公司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-最新消息
-
福建建工集团3亿中期票据将付息 利率4.49% 微头条
观点网讯:4月3日,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2023年付息公告披露,本期债券将于2022年4月30日进行付息。据观点新媒体了解,本
-
海天瑞声:对部分客户正进行大模型相关部分数据服务
海天瑞声4月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,公司认为整个大模型、AIGC领域未来将保持长期向上发展趋势,但其发展速度、阶段性效果及其在算法、算力、数据
-
张继科摊上大事了!500万借贷合同被记者曝光,白纸黑字一清二楚
作为乒乓球奥运冠军,退役后的张继科本应该过的风生水起,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昔日的奥运冠军如今却摊上大事了。不久之前,张继科被曝涉赌债
-
当前热点-香甜的木棉花
黄双双春日的南方,暖意浓浓,百花苏醒,争奇斗艳。最备受瞩目的,还是要数开得最为热烈的木棉花。木棉待放之时,树上的叶子已尽数凋落,只留
X 关闭
X 关闭